“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构建

浏览次数:600次    发布时间:2022-03-17

 

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原创 马君,张苗怡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直接影响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国家人才供给结构。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将向“职业基础教育”转型,这是由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的高中阶段教育与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双重使命决定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与职业性的双重特性更加明确。在基础性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必然需要同步改革,应在以技术知识为指导的知识域、多元主体统筹协调的场域、聚焦职业基础人才培养的价值域逻辑下,以职业基础知识课程、职业基础素养课程、多维课程为思路进行新课程体系构建。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篇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当前,类型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关键词。然而,现阶段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仍面临着生存和发展危机,中等职业教育是否仍有必要存在、以何种形式存在,为谁培养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等问题饱受热议,亟须进行学理层面的分析。从实质上来讲,课程教学始终是解决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的关键接口,因此,如何构建符合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基础教育”定位的新课程体系是一个必须思考和研究的议题。

一、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基础教育”的学理分析

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和高职教育持续扩招,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向综合型、基础型调整,“职业基础教育”的基调逐渐清晰起来。所谓“职业基础教育”,就是要明确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与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双重使命,其特性在于基础性与职业性整合。

(一)使命:高中阶段教育与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双重关照

 1.高中阶段教育的类型选项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同属于高中阶段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类型选项,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我国始终秉持“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政策方针一以贯之,中职是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力量。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始终肩负着高中阶段教育基础能力培养的重任。高中阶段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是连接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学生个体作为“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过渡环节,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奠基和桥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由此可见,高中阶段教育对于个人基础能力、基础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具有理论和政策依据。

 2.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应然选项

在全民终身教育思潮和实践推动下,中等职业教育同样承担着培养“整全人”的使命。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发了工作性质的变革。201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市场对技术可以取代的较低技能的需求量正在降低,对高级认知技能、社会行为技能及与更高适应能力相关的技能组合的需求量在持续增加。自2001年以来,新兴经济体中在非重复性认知技能和社会行为技能密集的行业中就业的工人比例从19%增加至23%,发达经济体的这一比例从33%增加至41%。由此可见,市场对于非认知性技能需求提升趋势明显,这一趋势在我国已现端倪。从上海市希尔顿酒店管理人员的1986年和2021年招聘需求变化来看,1986年管理岗职位要求为大专以上学历、年龄介于20~26岁、品学兼优、身体健康、英语水平较好、住所最好在酒店附近等,2021年的要求已提升为大专以上学历、具有至少两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酒店销售经验、抗压能力、中英文读写能力,以及拥有客户资源。由此可以看出,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抗压能力等综合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招聘的刚性需求,非认知性技能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之一。基于此,中等职业教育应更加注重可迁移性、可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这都促使中等职业教育要强化基础性定位,为职业技术人才的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二)特性:基础性与职业性的整合

对基础性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构建的准确把握,不仅需要对“基础性”本质的深刻理解,更需要明确基础性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这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具有独特生存价值的理论依据。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在于其将基础性与职业性集于一体,需要兼顾学生未来就业和升学的双重选择。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追求更高学历成为广大中等职业学校学子的刚性需求。近年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后升学比例明显提升。以陕西省为例,据《2020年陕西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学生占比52.23%,较2018年提升7.43%,升学已成为半数以上学生的首要选择。学历需求提升背后所蕴含的实质是基础性知识的价值凸显。但中等职业教育的归宿并非单一的升学,就业仍是不少中职毕业生的选择。因此,基础性与职业性双重特性整合是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核心区别,也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二、“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中职新课程体系构建的行动逻辑

课程体系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最有效的载体,是决定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中等职业教育具有跨界性,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的中等职业教育需更加注重多元化的课程结构设置,应在知识域、场域及价值域等方面遵循多元化的原则。

(一)以技术知识为指导的知识域

“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知识源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知识范畴。知识域是指在一定学科或组织范围内具有某些共同内在或外在特征的知识汇集在一起而形成的若干知识集合体。基础性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应兼顾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使命与面向职业生涯的发展使命,其实质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与职业能力的职业基础教育,旨在培养人的基础性知识和能力素养。因此,基础性定位下的中等职业教育知识域应具有多元性,融职业性与基础性于一体,与以多元知识为依托的技术知识具有高度适配性。

 1.技术知识的多元性、层次性特征

技术知识是事实知识与价值知识的共存,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兼备,是理性知识与经验知识的互补,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同在,对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体系建设和完善学生素质结构具有重要价值。技术知识在知识结构与知识形态上均呈现出多元性、层次化的特征,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课程体系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2.技术知识是区别于科学知识的知识体系

普通高中的知识开发主要依托的是科学知识,其逻辑起点在于科学问题,而课程设置按照学科进行分类,这与中等职业教育的知识开发思路存在实质差异。中等职业教育的知识开发应依托技术知识,其逻辑起点在于技术问题,而课程设置则按照职业或核心技术进行分类。基础性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应依托以技术知识为指导的知识域,进行知识开发与课程设置。

(二)聚焦职业基础人才培养的价值域

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价值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内核。“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构建应解决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其关键即在于对基础性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价值域的理解。“为谁培养人”回答的是基础性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外在价值,“培养什么样的人”回答的是基础性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在价值。

 1.外在价值

经合组织研究发现,接受过五年小学教育且具有数学、阅读能力的人,其工作机会是文盲的5倍。福斯特也指出,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的人更容易接受新的生产知识和技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阅读、数学能力更是评价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指标。鉴于此,为高等教育输送具有基础性能力的人才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增加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因此,具有基础性、可持续发展性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成为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聚焦职业基础人才培养的中等职业教育将具有更强的生存价值,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长远价值,而以此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建设尤为关键。

 2.内在价值

“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事实上,基于基础性的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应聚焦于职业基础人才的培养,这不仅是面向就业或升学等单一层面的基础,更是面向职业生涯发展、面向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基础,其课程体系需关注职业基础知识、文化基础知识、基础能力素养等方面,为人的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三)多元主体统筹协调的场域

场域是基础性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构建必须考虑的问题,这关系到中职课程知识体系开发中的课程结构、参与主体与相关资源配置保障。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认为,“一个场域(field)可以被界定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从场域理论来看,基础性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构建至少涉及以下两类场域。

 1.满足课程开展需求的教育场域

一是对接就业的职业基础教育所需的实践场域,与对接生涯发展的文化基础教育所需的文化场域。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高一级教育及劳动力市场输送职业基础人才的使命,因此,其本质上需要实践性知识习得,这就要求“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的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场域构建需兼顾基础文化知识与基础实践知识的习得。二是由教师、受教育者、行政管理者等构成的教育场域。教育场域是与课程实施最直接相关的场域,直接影响到新课程体系的成效。“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的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实践基础与文化基础并重的教育类型,需关注学生职业基础知识与文化基础知识的习得方式、学生参与度及教师教授方式等。

 2.由企业、学校、政府、社会等利益相关者构成的资本场域

跨界性不仅对“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知识开发产生影响,更直接关系到利益相关者群体。因此,其课程开发需考虑到多元利益主体的统筹协调问题,尤其是基础文化、实践、技术理论、思想领导、职业素养等相关课程的占比问题。因此,“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建设需关注多元主体参与下各场域的需求与特征,合理进行课程开发和体系完善。

三、“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构想

“高质量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课程,课程体系建设深刻影响着教育质量的发展与走向。”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目标最有效的载体,构建“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的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势在必行。根据对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的剖析,以及对课程建设思路的梳理,应基于知识域、场域、价值域的需求建构多位一体的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

(一)基于知识域需求的职业基础知识课程开发

与普通教育不同,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为整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基的“职业基础教育”,其课程体系不仅需要融入高中阶段教育必修的公共文化基础课程,还应依据技术知识的逻辑开展职业基础知识课程,这不仅是中等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中高职衔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所在。

 1.对接高中阶段教育需求的文化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承担着培养学生思想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素养的责任,对于提升中职学生基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面对国民素质提高和技能提升的总要求,公共基础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需进一步提升。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应以加大公共基础课程占比为抓手,提高文化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情况来看,公共基础课程的课时在中职课程总课时中占比为1/3,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要求,但基础性定位下的中职公共基础课程占比应进一步提高。公共基础课是“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加强公共基础课程学习是提升中职生竞争力,使中职校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文化基础保持大体相当水平的最有效途径。因此,为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竞争力,应将公共基础课程占比提升至1/2的水平。

 2.对接中高职衔接需求的职业基础知识课程

“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构建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中高职如何实现衔接。这一问题需置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这一目标中理解而不仅是课程体系建设。“仅仅在办学实体层面理解中高职衔接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建立课程衔接体系才可能在体系层面实现中高职的衔接。”中高职衔接与课程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贯通中高职衔接通道,贯通中高职衔接需要以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课程体系的构建为支撑。因此,“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构建需要同中高职衔接问题一同思考,衔接的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对接。从技术知识的维度进行课程开发与构建,将理论知识、职业知识、过程性方法性知识融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之中,打通中高职课程开发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其一,开发以原理为导向的技术理论课程。由于技术的默会特征,技术知识具有后验性,技术理论在实践中产生和升华,同时指导着技术实践,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原理导向的技术理论知识与实践导向的职业知识相辅相成。把技术理论知识纳入职业教育课程是技术从经验水平发展到理论水平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已发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但总体来看,对于专业基础理论、概念知识涉及度仍有欠缺,技术知识薄弱,技术哲学、技术史等技术基础理论课程几乎没有开设。开发以专业基本原理、专业基础与技能、专业相关法律法规、专业其他相关基础知识与能力为支撑的技术理论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基础教育的关键一环,对学生职业基础能力培养非常重要。

从内在价值来讲,技术理论课程的开展“能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更好地理解技术本质、技术知识特征、技术发明与创新路径”,为学生奠定文化基础和职业基础素养,凸显中等职业教育理念的蜕变。从外在价值来讲,技术理论课程是沟通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根基和桥梁,是打通中高职衔接通道、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与此同时,以技术知识为指导的技术理论课程是职业院校学生提升技术迁移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应进一步开发技术知识,将开发开展技术理论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重点,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有理论层面的了解,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发展均大有裨益。

其二,加强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技能课程。中等职业教育在公共基础课程满足“基础性”的同时,必须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在专业技能课程中加强实践基础与岗位基础建设,充分体现“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与职业性相融合的特点。专业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是通过职业知识习得,直接对接实践和岗位需求的课程类型。“在厚实认识论的视域下,对技术知识本质的深入研究离不开对技术知识默会特性的考察。”技术知识的默会性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实践性知识、情境性知识等默会知识学习场域的多样性构建,在现代学徒制基础上发展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专业技能课程。专业技能课程是直接面向工作岗位而进行分类的课程,是教学统一的代表性课程。中等职业教育应在专业技能课程中进一步明确相关岗位的特色需求、相关流程、基础原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

 3.适应职业基础知识课程的教材体系开发

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有逻辑严密的课程结构设置,更需要搭载与之相匹配的教材。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开发完善基础性定位下的中等职业教育教材体系是新课程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继《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和《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后,我国于近日制定了《“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拟建设一万种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并强调“加大对基础、核心课程教材统筹力度,突出权威性、前沿性、原创性教材建设,增强教材适用性、科学性、先进性”,开发基础性核心课程教材建设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对于基础性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建设而言,补足紧缺专业领域教材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已依据《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要求对公共基础课程教材目录进行了明确规定,遴选了17家出版单位的44种教材入选建设名单,这对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的开发和教材选择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但就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开发情况来看,基础性教材仍存在欠缺,尤其是技术知识指导下的技术基础理论性教材需要补齐。

其一,按照《方案》相关部署,加快建设语文、历史、思想政治等意识形态属性强的课程教材和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基础职业素养、基础道德素养,为学生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二,在《方案》的统筹领导下,积极开发新兴专业、薄弱专业、紧缺专业教材,使新开发的教材适应社会生产力变革进程,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其三,开发以技术知识为指导的技术学概论教材,包含技术哲学、技术史等内容,为学生的职业理论素养打下坚实基础,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基于价值域需求的职业基础素养课程开发

“教育做不到因材施教,和我们这个空间的构架是有关系的。”经济世界对效率的极度推崇致使效率主义在教育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工具理性主导下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体系向标准化、机械化偏移,对单一技能的重视使得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职业基础能力和职业基础素养的价值,窄化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制约了其职业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养成。职业基础素养习得对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人格养成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在我国复合型知识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提升的背景下,职业基础素养益发重要,不少企业以此为招聘条件之一。

与此同时,我国从宏观层面也对提升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基础素养提出要求,近年来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及《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标准》等文件均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开展职业基础素养相关课程,明确规定教育应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习能力、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尤其是大力弘扬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为国家培养大国工匠。学生的职业理念和价值取向变化状态是推动学生职业素质最终符合大国工匠的技术技能要求的根本动力根源,开发中等职业教育职业基础素养课程对于大国工匠的培养至关重要。

其一,应将职业基础素养融入公共基础课程,如在语文课中融入人文底蕴元素,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和理解沟通能力;在历史课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思想政治课中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和文化,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和国际理解能力,具有更强的政治认同和社会素养等。其二,应开发基于职业本身的职业基础素养课程,开设专门的职业素养与能力、职业道德与法治课程,对非认知技能、素养进行专项课程指导。同时,应在职业基础素养课程中大量融入工匠精神元素,加入劳动教育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精益求精与专业进取精神。综合来看,这一系列课程设置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人格养成和社会素养,从根本上提升其职业生涯发展的长久生命力。

(三)基于多元场域需求的多维课程开发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的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建设不仅需要考虑文化场域,还需从资本场域、实践场域入手,构建同时满足教育场域和资本场域需求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多维课程体系。

 1.立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开发双学分课程

从教育场域视角出发,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建设囊括了人、课程教学、政策三个维度。总体来看,“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的中等职业教育应立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着眼中高职衔接,解决课程选择与学分衔接的问题,推动高中阶段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与沟通。针对这一问题,美国双学分课程制度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积极推行的双学分课程(Dual Credit Courses)是一种由大学和社区学院联合综合高中共同为高中生开设部分大学学分课程的课程模式,通常只对高中三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开放。根据在课程期间的学业完成情况,相关学校会给参与双学分课程的学生评定成绩等级,该等级将反映在大学成绩单上。在双学分课程中获得的学分既可用于获得大学文凭或证书,也可计入高中学分。

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显示,85%的美国高中提供双学分课程,允许高中阶段学生同时获得高中阶段学分和大学学位或技能证书学分。最常见的双学分课程选择有两种类别:一是大多数大学学位课程所需的核心通识课程,二是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根据课程类型和学校的不同,课程可以在高中阶段学生所在学校、大学校园或在线进行。以西爱达荷学院为例,该校为学生提供了接受线上或线下课程的机会,其双学分课程开设的重点是为高中生提供通识课程(包括通识教育学术证书在内的学术、学位课程),同时学生可以在CWI和其他爱达荷技术学院获得技术双学分,如汽车、信息技术、焊接、柴油技术、牙科辅助等。完成课程学习的学生将获得36个学分,并可转移到爱达荷州的任何公立学院或大学。

从美国经验来看,双学分课程制度为高中阶段学生提供了更多文化基础知识、职业基础知识习得的机会,同时为高中阶段学生向高等教育、就业市场全面过渡保驾护航,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由“终结型”教育向“中间型”教育转型具有借鉴价值。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开展类似双学分课程具有多重价值:其一,双学分课程为中高职衔接提供了现实条件,学生在高中阶段接受大学的职业基础教育,在提升中职生职业基础能力的同时,可以有效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推动教育公平;其二,双学分课程可以打破固有的职业教育困境,有助于形成独立的职业教育知识体系,在知识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方式、培养目标等方面形成现代职业教育特色,为人才一体化培养提供可能。

2.着眼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职业教育基础性与职业性相互融通的特性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在考虑人的自身发展需求和教育需求的同时,仍需明确自身的“职业教育”属性,开展适应职业发展需求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课程,维护多元利益主体的切身利益。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凭借其经济与教育的双重属性和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桥梁,而职业教育自身的均衡发展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由此,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如何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职业基础教育”定位下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议题。在此基础上,开发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的校企合作课程十分必要。

其一,开展校企合作课程项目。多年来,我国始终大力倡导校企合作,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但就目前而言,企业参与热情仍然不及预期。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态度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政策、国情等,但最终决定因素是企业的利益目标。开展满足企业利益目标,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课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对口企业合作开展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其二,加强实习实训课程建设。实习实训是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校内、校外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素养,提升学生基础能力和技能,增强职业基础能力的重要环节。中等职业教育在开展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应积极对接产业行业,根据产业行业的需求及时更新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办学能力。其三,开发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课程。基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耦合与相互依赖性,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或联动发展是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法。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开发应直接服务于当地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链,提升中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黏合度,在课程开发中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及城乡居民的个体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