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办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的通知

浏览次数:44次    发布时间:2014-05-14

各区县(自治县)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

直辖以来,我市民生工作不断加强,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但一些民生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市委、市政府决定,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面推进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居民收入等民生工作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22件民生实事。

办好民生实事,要按照中央关于“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总要求,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当期可承受、又长远可持续,既解决民生实际问题、又持续提升民生整体水平,既抓紧抓实具体民生项目、又着力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在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把民生实事抓在手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坚持立说立行,边学边查边改,以良好的作风抓实民生工作,真正使干部受教育、问题得解决、作风大改善、形象再提升、人民更满意。

各级党委、政府和市级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大统筹力度,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整合利用相关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多渠道增加民生实事的投入。要健全民生实事项目决策机制,做好民生实事信息公开工作,加强监督检查,落实民生实事项目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倒查问责制和终身负责制。各责任单位要按照总体目标任务,抓紧制定具体推进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附件:22件民生实事主要任务分解表

 

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8月23日

 

附件

 

22件民生实事主要任务分解表

序号

名称

总体目标任务

2013年任务

责任单位

1

完成50万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有效组织和引导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着力解决好困难农户搬迁需求。对搬迁户逐户规划,帮助选择1个适宜的安置方式、制定1套可行的筹资办法、找到1条可靠的脱贫致富门路。通过土地复垦、地票交易、“三权”抵押、流转经营、参股分红等渠道,解决贫困群众搬迁建房、就业创业、后续发展等问题。

启动搬迁20万人。

市农委、

市发展改革委、市扶贫办、

市城乡建委、市国土房管局

2

解决2606个撤并村不通公路问题

在继续推进行政村通畅工程的同时,实现300户以上的撤并村公路通达率100%。

建设撤并村通达公路1000公里,解决300个撤并村通达问题。

市交委

3

解决人畜饮水最困难地区5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通过对既有水利设施完善配套、乡镇供水管网延伸、打井等措施,着力保障人畜饮水最困难地区的饮水安全。其中实施红层找水打井10万口,解决约50万分散农村群众饮水困难;实施岩溶缺水地区打井70口,解决约10万农村群众饮水困难。

解决2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红层找水打井2.5万口,岩溶缺水地区打井27口。

市水利局、

市国土房管局

4

完成7.4万口山坪塘整治

结合小农水重点县和中央、市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7.4万口山坪塘的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等进行整治和必要的清淤扩容。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培育和发展村(社)级居民供水管理协会,解决农村集体管水组织缺位问题。

今冬明春完成1万口山坪塘整治。

市水利局

5

完成2606个撤并村卫生室建设

在继续推进行政村卫生室达标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农村闲置校舍资源和村医自建房屋,实现300户以上撤并村卫生室全覆盖。加强村卫生室管理和村医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卫生室的社会效益。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村医养老保险政策。

建设300个撤并村卫生室。

市卫生局

6

完成4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结合新农村建设和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以解决农村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的农户居住安全为目标,消除现存农村D级危房。引导农户建设节能、安全、环保、经济、实用的住房,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改造农村危房10万户。

市农委、

市城乡建委

7

完成2000个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

通过深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污水垃圾分类处理等措施,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峡后续规划、新农村建设、重点镇建设、农村改水改厕等项目整合起来,合力推动示范区建设,整体提升示范效应,持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启动200个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

市环保局、

市农委

8

实现农村客运通达“双百”目标

全市乡镇客运通达率达到100%,符合客车通行条件的行政村客运通达率达到100%。实施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6000公里。新增和调整农村客运线路410条,增加农村客运车辆820台。

新增和调整农村客运线路170条,新增农村客运车辆340台。

市交委

9

新增10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和1.5万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

加快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治理、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等专项工作,完成未达标的1000所寄宿制学校80万平方米的校舍设施建设,完成1.5万套50万平方米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切实改善农村教师和学生生活条件,基本实现全市农村寄宿制学校达标建设和农村教师周转房全覆盖。

完成15万平方米校舍设施建设,完成5.15万平方米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

市教委

10

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实现全覆盖

抓好14个区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惠及学生480万人次。加强食堂从业人员配备、培训和管理。区县(自治县)政府要将营养改善计划增加的食堂从业人员、食品配送运维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

实施14个区县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96万人。

市教委

11

完成567万平方米(7.21万户)城市棚户区改造

对主城区的城市棚户区进行全面改造,采用拆除后原地或就近安置的方式改造房屋522万平方米(6.32万户),采取修缮加固及改扩建的方式改造房屋45万平方米(0.89万户)。

启动27万平方米城市棚户区改造。

市城乡建委

12

建设240个社区便民商业设施

在主城区的保障性住房小区、新建小区及消费不便的已建成小区,建设70个社区便民商圈,31个社区综合超市,29个标准化菜市场,110个社区直销店(直销菜店、直销肉店)。建立和完善社区便民商业设施房屋使用与租赁价格的管理机制。

新增建设20个社区便民商圈,6个社区综合超市,4个标准化菜市场,60个社区直销店。

市商委

13

实现新建成小区与配套学校同步覆盖

严格执行《重庆市城乡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导则》,建立新建成小区与配套学校同步覆盖的工作机制,实现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就学目标。在小区开发中按照先建后拆的原则,确保过渡期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在主城区的新建成小区建设中小学、幼儿园86所。

市教委、

市规划局

14

完成80万户城市供水“一户一表”改造

完成主城区居民住宅一次供水“一户一表”改造30万户,二次供水改造50万户(含老旧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并移交供水企业统一管理,解决供水总分表制责任不清、供水设施维护管理责任主体缺失、收费标准不统一问题。

完成10万户改造任务。

市市政委、

市物价局、

市水务集团

15

完成897台“三无”老旧住宅电梯改造更新

2014年实现无房屋大修基金、无物业单位管理、无业主委员会的老旧住宅电梯全部改造更新,消除老旧电梯安全隐患。加大对各类居民住宅电梯运行维护和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居民乘用电梯安全。

完成400台改造更新任务。

市质监局、

市国土房管局

16

完成1424个弃管小区电力设施改造

2015年底前完成因住房市场化、开发商弃管、产权归属不清等原因造成的弃管小区的1969台配电变压器、总容量78.8万千伏安电力设施改造任务,惠及30.33万户近百万城市居民。改造前,弃管小区居民用电纳入电力公司抢修维护范围;改造后的居民配电设施全部移交市电力公司,由市电力公司承担供配电设施终生运行、维护、抢修以及更新改造等服务。

完成45个弃管小区的改造任务,涉及1.1万户、居民3.5万人。

市发展改革委、市电力公司

17

主城区新增城市公厕362座和过街人行天桥(地下通道)100座

每年推进20座过街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建设。按主次干道每500—800米、其他支路每800—1000米应有公厕1座及城市居民平均每万人拥有4座公厕的标准,在充分利用商场等企业单位室内厕所基础上,科学规划建设公共厕所。新区开发、旧城改造过程中严格按规定配套建设公厕,严禁建好后改变用途。解决好已建成城区公厕补建选址难、落地难矛盾,使主城区“如厕难”问题得到缓解。

新增公厕162座,新增过街人行天桥(地下通道)20座。

市市政委、

市城乡建委

18

实现主城区绕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公交全覆盖和线网布局优化

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具备开行公交条件的次支道路实现公交全覆盖。优化调整公交线路,覆盖重点商圈。继续实施出租车投放计划,着力解决群众出行“打的难”问题。

深化“1小时免费·优惠换乘”,完成主城区1134台“面的车”退市及公交覆盖工作;新开42条公交线路、新增公交车430辆。

市交委

19

完成主城建成区56个湖库污染治理

在继续巩固主城区次级河流治理成果的基础上,着力解决63个排污口生活污水和雨污混合污水直接排入湖库、11个湖库周边大面积垃圾污染、其他湖库周边零星垃圾堆放、4个湖库周边畜禽养殖、10个湖库商业化人工养鱼等水质污染问题。加大力度治理56个湖库周边存在的农业种植污染和内源污染。

全面启动湖库污染整治工作。

市环保局、

市发展改革委

20

建设100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整合社区资源,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托老所)1000个,构建社区养老服务平台,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撑。

建成20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市民政局

21

加快推进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

各区县(自治县)按照一定标准,建设至少1座城市公益性公墓。主城区新增3座总安葬能力为30万盒骨灰的城市公益性公墓。加强对商业性公墓的价格监管,调控、平抑殡葬服务价格,满足中低收入群众治丧需求。

完成主城区公益性公墓建设选址和方案论证。

市民政局

22

提高轨道交通发车频率并合理增加编组

在按规划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新开50条次支道路公交车与轨道交通线路接驳,解决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尽力提高发车频率,增加列车编组,使轨道交通日均客运能力达到300万人次。

轨道交通营运里程达到170公里,高峰期运行时间由平均4分钟缩短为3分20秒,载客量增加到110余万人次。

市交委